第(1/3)页 第二天,天一亮,大屯城中三千唐军将士和五千仲云部士兵严阵以待。 大屯城其实无险可守,原本有一条护城河的,是人为引过来的。 丰水期还没来,所以这护城河形成了摆设。 好在大屯城有数丈高,城墙也算厚实,李弘定心中才真的安定不少。 在得知回鹘大军杀来的时候,他便开始布置防守。 回鹘人肯定会从北面进攻,所以他便在北边布置了一千唐军和两千仲云部士兵。 其他三个方向,各布置了五百唐军和五百仲云部士兵。 剩下的两千兵力则是作为后备队,在情况危急的情况下负责增援。 四个城门,都被他下令用布袋装着砂石给封死了,就算是回鹘人用撞木撞,也休想撞开。 这样一来,回鹘人想攻进城,只能从城墙上进城。 堵死了退路,也说明李弘定也做出了死守的架势。 李弘定今年也才三十岁出头,正值壮年。 作为归义军创始人张议潮的外孙,他也是颇为自傲的。 可惜如今的归义军已经烟消云散,准确地说已经融入了安西大都护府。 作为归义军继承人的张承奉也被调回了长安。 各种说法都有,但归义军的确已经成了历史。 但朝廷并没有亏待他们这些归义军创始人的后人,都得到了不同任职。 就像他的大哥李弘愿更是调到了安北大都护府任职,其他几人也都在安西大都护府内,只是都不在一个地方了。 朝廷的用意很明显,不想他们这些人一直待在沙州,宁愿调远点,也要削弱归义军的归属感,这才利于朝廷的统治。 若是其父在世,或许会有所不同。 发现自己有这样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,李弘定摇了摇头,很快他便被城外回鹘大营的号角声所惊动。 这个时候,一个校尉来报,“报告将军,城外回鹘大营正在集合大军。” “我知道了,命令守城部队做好准备!”李弘定吩咐道。 在城外回鹘大营号角声吹响的时候,仲云都督府都督秋云又忍不住找来了,显然还是有些担忧。 对于这个秋云,李弘定也不知道该怎么说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