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黄月英啊!” “那倒不会。”韦天宝一笑: “大不了,我给你多开点小灶,帮你补一补,管教黄大美女比不过你!” 以一个穿越者的学识,随便抛出几个数理化公式来,也能让黄月英啃一辈子! 黄月英再聪明,也受不住来自一千八百年后的降维打击! …… 三日之后,诸葛亮夫妇,真的搬来了新野县,住在韦天宝官署的隔壁。 韦天宝给他们免了房租,还准备了生活用品,甚至床上用品…… 诸葛亮还是有些架子的,虽然寄居新野,却也带了一个书童,一个丫鬟,一个老仆。 三国演义里说,诸葛亮躬耕南阳,都是扯淡。 他在南阳,也是个小地主,所谓躬耕垄亩,只是走马看花,做做样子而已。 一个真正的种田人,是没有时间,也没有条件读书的。 韦天宝以礼相待,也不提招募诸葛亮入伙的事。 诸葛亮似乎也不关心诸侯混战,每日里,要么和胡比周先生闲聊,要么就去城外溜达。 倒是黄月英,经常委托小乔,拿着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,来请教韦天宝。 小乔也贪玩,借用韦天宝的望远镜,在月色明亮的夜晚,拉着黄月英去看月亮,去看天上的星斗。 韦天宝抽时间,画了一个太阳系的星系图,标注了八大行星,还有月亮,顺便解释了一下月食日食的形成原因,让小乔和黄月英去研究。 没想到当天晚上,小乔就带着诸葛亮夫妇找来了。 小乔说道:“天宝哥,我和月英姐看见你说的土星木星了。土星有光环,木星有耀斑,我们都看见了。还有,月亮上面坑坑洼洼的环形山,我们也看见了!” 韦天宝耸肩笑道:“这很正常啊。你们要是能找到土星和木星的卫星,才算厉害。” 土星木星,各有几十颗卫星。 但是韦天宝的水晶望远镜,恐怕不容易发现。 黄月英问道:“请教韦县令,如果日月星辰的规律不变,是不是可以预测出每一次的日食月食?” “完全可以。”韦天宝点点头,找木牍写了一些数据,笑道: “如果计算精确的话,十万年以后的每一次日食月食,都能算得清清楚楚,不差分毫。我知道月亮和大地之间的距离,也知道大地和太阳之间的距离,还有他们的运行轨道,都写在这里,你们可以自己推算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