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黄月英看了看小乔:“韦县令如果不弃,我和乔二姑娘,可以帮你开办学堂。我看乔二姑娘也很清闲,应该有时间。” “那就太好了。” 韦天宝抱拳施礼,笑道:“等我回去,立刻开办一个学堂,有劳二位做个教师,教育本县的孩子。我拿钱,让穷人家的孩子免费上学,不要学费。” 小乔却说道:“我只收女学生,男孩子太调皮,我管不住!” 众人不由得大笑。 晚饭吃得很愉快,半夜才结束。 又过两日,韦天宝正式班师,返回新野。 回去的时候,不赶时间,所以慢吞吞地花了十来天。 新野县里,一片热火朝天。 韦天宝的纺织厂、榨油厂都卖得断了货。 炼盐厂不对外销售,直接送给襄阳刘表。 但是襄阳也经常派人来催货,说是精盐供不应求,非常赚钱。 新城也全部建设完毕,规划整齐,干净卫生。 石灰窑厂,也正式生产了,存了几万斤生石灰。 韦天宝几乎没有休息,在新城安排了房舍,开办了一个学堂,让胡比周先生和黄月英、小乔负责,开始招收学生,做义务教育。 安排了学堂的事,韦天宝又去木匠作坊里,让木匠们制作了一批黑板。 黑板先用墨汁反复浸染,然后在表面刷上桐油。 粉笔来不及制作,就用熟石灰加上木薯粉,也能勉强使用。 没有书写用纸,韦天宝就让木匠们,大量制造木牍。 一些边角料,都片成小木板,拿去给孩子们涂鸦。 为了方便书写,韦天宝又指导工匠,制造了鹅毛笔。 可是胡比周先生,对这一切很不习惯,来找韦天宝吐槽:“天宝啊,你搞这个黑板粉笔和鹅毛笔,我都不会用啊,叫我怎么教学生?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