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这不是,有现成的吗?” 朱高燨抿嘴一笑,说道:“几十万流民,以工代赈,无需朝廷拨下去太多的款子,只需要给这些流民找一個临时的住所,管他们一口饭吃,他们就会卖了命的给朝廷干活,让这些流民,去修筑朝廷对治灾工程。” 朱棣愣住了,太子也愣住了。 还有这种操作? 换作以往,若是因为天灾多出了大量的流民,朝廷要么开仓放粮,割肉治灾,要么任由流民发展成反贼,然后发兵一举剿灭,一劳永逸。 只要把转化为反贼的流民全杀了,就不会有流民了。 如此天诛地灭的残暴行为,却广受皇帝们欢迎。 因为要想靠国库来养活几十万流民,开销太大了,开仓放粮,却不一定有三成粮食送到流民碗里,而是落在了贪官污吏的腰包,反复无穷,恶性循环,即使是一个庞大的国家也很难支撑。甚至可能因为救灾,拖垮了一个庞大的国家。 若是当年名为“朱重八”的放牛娃能吃饱一口饭,也不会有后来的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。 能吃饱一口饭,哪怕生活过得很苦,又有谁愿意去把脑袋绑在腰上,当那九死一生的反贼? 然而朱高燨的想法却很鸡贼,以工代赈。 把让历朝历代皇帝头疼的流民,当成廉价的劳动力。 如此一来,朝廷工程的人力问题解决了,流民生计的问题也解决了。 朱棣稍加思索,发现这小子说得很有道理啊! 以工代赈,这主意是两全法! “太子,你还有什么话说吗?”有了朱高燨“以工代赈”的法子撑腰,朱棣理直气壮的看向了太子。 太子哑口无言,他慢吞吞的说道:“只要不饿着百姓,儿臣便知足了。” 朱棣心中得意洋洋,对朱高燨微微颔首:“老四,你很不错,今日连出良策,汝当为首功,等良策落实之后,朕必须得好好赏你!” 朱高燨含笑说道:“儿臣别无所求,但求国泰民安。” 朱棣闻言心悦,霸气凛然的说道,“何为国泰民安?这永乐盛世,便是国泰民安!” 永乐盛世,便是国泰民安。 …… 太子感激的看了一眼朱高燨,他今日犯了龙颜,朱高燨出面才安抚了朱棣,给他解了围。 朱高燨注意到太子的目光,没有多说什么。 他与东宫是盟友关系,正如之前奉天殿上东宫势力为朱高燨站台,有因必有果,今日朱高燨为太子解围,也算是还了他与英国公欠东宫的人情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