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高燨并未紧张,平静的说道:“儿臣从未欺君,只是给了天下人一个交代。” 赵王刺王杀驾,这件事老爷子心里门清,朱高燨心中也门清。 但只要赵王没有承认,这件事就只能不了了之。 如果这件事公之于众,丢的是朱家人的脸。皇子刺杀皇帝,如此不孝之举,会让天下人质疑皇族,毕竟……子不教,父之过,你朱棣的儿子都想杀你,可见你这个皇帝当得有多不称职。 所以在这个时候,皇帝就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为赵王洗白,而最合适的人就是朱高燨。 因为朱高燨不仅是除了赵王之外,唯一跟随朱棣来到顺天府的皇子,并且手底下还控制着北镇抚司这个庞然大物。 所以朱棣即使知道朱高燨呈上来的这封为赵王洗白的密函是假的,他也只能当做是真的。因为,这本就是朱棣授意所为。 而被推出来背负“刺王杀驾”罪名的赵王府长史董子庄,只不过是替死鬼罢了,没有人放在心上。 这件事不是双赢,而是三赢。 站在赵王的角度来看,他成功的被朱高燨洗白白,虽然丢了常山左右两护卫以及在顺天府的部分势力,但这已经是很轻的责罚了。他犯的是刺王杀驾的谋逆大罪,朱棣没赐死他已经是相当仁慈了! 站在朱棣的角度来看,将负面舆论降到了最低,维护了皇族威严,也免得史书上多记载一句“永乐这一朝父子相残”的骂名。 站在朱高燨的角度来看,他不仅得了赵王一个大人情,还替皇帝了却的烦恼。而且这次他奉了皇帝的命令暂时接管顺天府各卫所,可以在名正言顺的在清扫赵王势力的同时插自己的棋子,赚麻了。 唯一不赚的就是赵王府的长史董子庄,或许他真的是无辜的,然后无缘无故的替赵王背上了谋反的罪名。董子庄被斩是板上钉钉的事,指不定还能体验一下方孝孺的“诛十族”或者是景清的“瓜蔓抄”满门抄斩限定套餐。 永乐这一朝,在满门抄斩这方面真是玩出花来了。 …… 吕朝阳在山东和当地官僚们斗智斗勇,北镇抚司只剩三个千户在做事,但这三个千户里有两个在金陵城,只有一个千户跟着朱高燨到了顺天府。 但朱高燨不愁没人用,他让影侍阿弃来暂领北镇抚司,按照朱棣的意思去全城搜捕。 影侍本就是顶配版的锦衣卫,办这种事轻而易举,让阿弃来做再合适不过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