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鸡鸣寺那是什么地方! 想要在鸡鸣寺里安插人手,难如登天,之前的时候汉王一直在操控着锦衣卫想要在鸡鸣寺安插暗桩,结果赔了夫人又折兵,最后只能灰溜溜的放弃。连汉王和锦衣卫都没做成的事,这伙人做到了! 这是何等可怕的能量! 他们绝对不是一般的反贼,蛊惑一位大明的藩王去刺杀皇帝,这是正常反贼能想到的?能想到就算了,他们还真就蛊惑成了! 对此朱瞻基也没什么可意外的,自家那位三叔赵王爷,平日里好事是一样不干,看上去精明到头了,实则一碰上大事就犯浑。 “我的身份是什么重要吗?”面具人笑道,“对于你,对于我,亦或者是我们,身份都是最无用的东西,重要的在于价值,我能给你带来什么价值,而你又能给我带来什么价值。” 朱瞻基冷哼一声,没有说什么,转身离去。 面具人看着这位大明皇太孙的背影,摇了摇头:“还是年轻啊,火气这么旺盛,和他老子比起来差远了,有待磨砺。” “年轻不是犯错借口。”面具人的身后传来了幽幽的声音,“十三,以后你就负责朱瞻基这条线,他还会来找你的。” …… “方尚书。” 正在奋笔疾书努力办公的兵部尚书方宾,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,抬头看去是一个面带春风笑意,五官俊郎的少年。 原来是皇太孙殿下。 “太孙找老臣,是有什么事吗?”方宾连忙起身行礼,心中却有些狐疑。 他是太子党不假,可这皇太孙直接上门来兵部,未免也太不讲究了吧,这多招人目光,万一传到万岁爷那里也不好听啊。 “突然叨扰,是我冒昧了。”朱瞻基也知道方宾心里在估计什么,略带歉意的说道。 方宾摆了摆手:“太孙过于客气了,您来找老臣,是有什么事吗?” “尚书大人能否借一步说话?”朱瞻基问道。 方宾点了点头:“善。” 当然得借一步说话,兵部尚书与皇太孙勾搭在一起商量事,岂能在明面上显出来,除非方宾不想当这正二品的官了。 二人移步至衙门后院走廊,方宾顾视四周,确认无人后看向了朱瞻基:“太孙,有什么事便直说吧,老臣身上还有公事,不能拖沓太久。” “方尚书所言公事,可是调拨督运三万北征军粮草的事?”朱瞻基问道。 方宾对于皇太孙一口点出没有任何的意外,道:“金陵城现在谁不知这调拨督运粮草差事摊在了我兵部的头上,好在户部那夏老抠这次没有墨迹,想来他也是怕误了事,干净利落的便将粮草拨了出来,也让我省去了许多的麻烦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