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王爷!敌军突袭我军后方,由于战线拉得太长,其余部队难以支援,我军的火炮,没了!” 汉王大脑短路,只觉得眼前一黑,浑身的力气都被抽空,不受控制的倒了下去。 “王爷!” …… 滨州的帅营里,朱高燨看着模拟战场局势的沙盘招了招手,苏文心领神会,伸手将沙盘上汉王的骑兵、火炮全部拔除。 “骑兵、火炮,是汉王这头老虎的虎牙,没了虎牙,你觉得他还算是一头老虎吗?” 朱高燨笑道,“在本王眼中,他已经是冢中枯骨了。” 苏文钦佩的说道:“王爷这布局真是长远,一步一步的将汉王引诱到了陷阱里,而汉王虽然一直试图改变战事的走向,屡次用出奇招,殊不知他的每一步都在王爷您的算计当中,最终被我们不费吹灰之力,将汉王最精锐的八千骑兵拿下。” “不过……”苏文不解的问道,“王爷,倘若我们将主力集火乐安,收益不是更大吗?倘若能直接攻下乐安,我军便已经断绝了汉王取胜的希望,打仗打的是一个后勤补给,汉王这条线路的后勤只能依靠乐安,而我军拿下乐安以后,汉王便是困兽犹斗,无家可归,断绝补给更是绝了他的生路,可一举敲定胜负。” 朱高燨笑道:“一看你就是没读过孙子兵法。” “啥?”苏文有点懵,“这和孙子兵法有什么关系?” 朱高燨悠悠的说道:“孙子兵法中有解释,困兽犹斗,狗急跳墙,敌人已到了绝境,不要急于迫近,不要逼得他无路可走,那样他会跟你死战的。过分逼迫陷入绝境的敌人,对其斩尽杀绝,只会使其临死反扑,两败俱伤,危及自身。只要达到战胜敌人大势所归,就不必赶尽杀绝。” 倘若朱高燨直接攻下乐安,虽然以此断绝了汉王的生路,但并未对汉王所率领的军队有什么影响。至少在短时间内,汉王还是可以保持着不变的战力。 而汉王知道自己没有生路后,以汉王的性格,定然不会原地认命,而是转而去找朱高燨兵力,做最后的临死反扑,拼了命的也要在朱高燨身上咬下来一口肉。 如果是那样,对朱高燨来说就很亏了,他明明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掉汉王,没必要去这样拼命。 格局不同。 …… “瞧瞧祁王这格局,再瞧瞧汉王这个畜生的格局,可见二人之间的差距有多大。” 朱棣看到战报后喜笑颜开,惆怅多日的内心终于被欢悦替代。 他不是在为祁王压制住了汉王而高兴,而是在欣赏祁王在此战中表现出来的谋略与态度。 汉王的叛乱,在皇帝陛下眼中和闹着玩儿一样。 他自己就是上一次靖难中的主角,很清楚藩王在只占据一地的情况下,想要盛世造反的难度有多大,到现在想起来他都觉得后怕。 而汉王造反的难度,比朱棣造反难度大的不是一星半点。 不过汉王本人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,他觉得老爷子行,那他也行。虽然他知道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并不高,但他总觉得自己还是有一线机会的。 这一线机会,值得汉王以命相搏。 朱棣很清楚汉王在想什么,比汉王更清楚,汉王眼中的这一线机会,实际上只不过是错觉罢了。 故而皇帝陛下从来就没感受到过什么危机,他只是在用旁观者的立场,去欣赏祁王这次精彩的战术。 半省兵力对半省兵力,祁王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以精妙绝伦的谋略,用最小的损失将汉王的进攻性最强的骑兵和火炮斩落。 开战初期,祁王先下手为强,夺下了淄川这条天险,从而为之后的战术埋下了伏笔。之后的撤军到齐东,示敌以弱,引汉王深入,实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,从淄川绕道偷家。而汉王被迫撤军,万万没想到祁王真正的目的不是偷家,而是剁了汉王的左膀右臂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