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朱棣当时看到这个数字后差点激动的当场驾崩! 他大明朝终于摆脱了“穷逼王朝”的绰号! 现在朱棣可以完全的相信自己,也可以完全的去相信朱高燨。 朱高燨,恒景盛世的缔造者,在位三十年,将大明帝国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! 一想到大明朝有了新的持刀人,朱棣心中感叹自己终于可以放心的摆烂了。 “父皇,可是有何事不妥?” 朱高燨观察着老爷子脸上的细微波动,心中有些琢磨不透老爷子的想法。 朱棣面色不改:“朕在想,大明朝以后由你作为把持大局,朕也可以安心养老了,打了一辈子仗,总算是能享受享受安逸了。” 坏了,朕怎么把心里话说出来了! 朱高燨沉默了一会儿,干笑两声,气氛顿时有些尴尬了。 我也想摆烂啊! 但是实力不允许啊! 朱棣为了缓解尴尬,转移话题的说道:“老三那里,你去一趟吧,你们兄弟俩也有很多年没重逢了,他应该挺想你的。” 朱高燨作揖道:“那儿臣就先告退了。” …… 赵王府。 “啊哈哈哈,老四,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你盼来了,真不容易啊,今夜咱哥俩非得好好喝一壶不可,不醉不归!” 赵王爷热情的出门迎接,朱高燨倒也不觉得受宠若惊,随和的说道:“三哥,一晃眼就是好几年的功夫,弟弟想你啊。” “好,好,你还能记着三哥我就好。” 赵王竖起了大拇指,赞叹道,“我这些年虽然一直在北平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,但你的那些英勇事迹我可都听说了。东出辽东连灭两国,削宗藩改新税,文治武功都是一代英杰,连老二都被你干废了。” 说到这里,赵王爷有些心悸后怕,“难怪当年咱哥俩喝酒的时候,你跟我说,让我别跟着老二混了,合着你还藏着这一手呢?” 上一次朱高燨来顺天府的时候,就奉劝赵王,让赵王别再跟着汉王厮混下去了,再跟着汉王混下去唯有死路一条。 当时的赵王还不服,毕竟那时候太子党和汉王党相互抗衡各显神通,汉王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,他赵王府的势力本就比不上老大,若是不和老二联手,那岂不是把路走窄了吗? 好在最后赵王听劝的本性发作,还是选择相信了老四,和汉王渐行渐远最终分道扬镳。 他哪里想得到,没过两年,祁王府一路突飞猛进,成了国本之争里最大的一匹黑马,突然就控制了朝堂,将所有的政敌碾压。 被赵王视作最大敌人的太子朱高炽,莫名其妙的就被废为赣王失去了竞争能力。而汉王也败在了老四的手上,沦为了老四和老爷子的傀儡,现在也只能干些脏活。 倘若当时赵王没有听劝,执迷不悟跟着汉王走到底,只怕是现在的他已经沦为刀下鬼了。 毕竟,赵王已经犯过一次错了,他当初刺王杀驾触碰了老爷子的底线,走到了红线的边缘,如果在这里他再走错一步,就不仅仅是被削权或者是削爵了,等待他的是当场暴毙。 老爷子能宽恕他一次,但如果他还不知悔改,真当永乐皇帝是什么慈眉善目的活菩萨了? 当年屠戮建文旧臣的时候,老爷子眼皮子都不带眨一下的,动辄数千数万人被残忍的杀害,当年的金陵城犹如一片地狱,尸横遍野,血流成河。 朱高燨笑了:“三哥,你知道我最欣赏你哪一点吗?” 赵王有些好奇的询问道:“哪点?” 朱高燨感慨的说道:“三哥你最大的优点,就是听劝!” 赵王大笑:“哈哈,没办法,我这人就是耳根子软,更何况,你还是和我关系最好的亲弟弟,我不听你的听谁的?” 朱高燨其实还有句话没说。 赵王爷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,但最大的缺点就是知错认错不改错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