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一章 鹓鶵志节烈帛显-《鹧鸪饮琼录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桐木姥笑道:“到你心里去了吗?于承珠,你也太脆弱了,喜欢了那么久,都不敢承认,只会自己骗自己吗?”

    于承珠不话了,抿着唇,眼光如冰。

    施无求道:“喜欢还要藏着,太难为人了,这样是不健康的。”

    话音未落,只听于承珠大喝一声,确切地应该是暴喝一声,像是从她身体里爆发出来的一个声响。

    施无求吓了一跳,他是真的蹦起来了,叫道:“你怎么了?是不是受伤了?”

    而于承珠剑诀一领,一瞻高山流水”,剑疾如风,却呈现出一派萧肃孤寂之意。

    施无求在旁看着,不禁打了一个哆嗦,叫道:“好冷啊!”

    其实剑气并没有那么寒冷,只是那一派孤绝峭拔之意,让人从内心发出寒意。

    那是前不见古人,后不见来者,念地之悠悠,只有自己一人,在广寥浩瀚的宇宙郑孤单寂寞的一个人,怆然之泪无法流入,只有化作剑意。

    施无求当然不会明白“酒入愁肠,化做相思泪”的感觉,可他也是离世而居,独自一人,所以那一股孤单的冰寒,他是感同身受。

    而于承珠那一剑“高山流水”,也有一个典故,那是出自《列子·汤问》:“伯牙鼓琴,志在高山,钟子期曰:‘善哉,峨峨兮若泰山。’志在流水,曰:‘善哉,洋洋兮若江河。’”

    俞伯牙弹琴,弹到什么,钟子期就用语言表达那个情形,两次都答对了。那是用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,可是表达的是一个情景,难怪心灵契合,引为知己。

    而钟子期死后,俞伯牙摔琴,断弦,他再也不弹琴了,既然世上已无知音,那么又怎么值得他去弹奏呢?

    那是传为美谈的,伯牙绝弦的举动,虽然极端而偏激,可知音稀少,并不是谁都可以心里话的。

    而此时于承珠心中盛满的,正是上古时代俞伯牙那种摔琴,断弦,知音已绝,琴曲复在的心情。

    她心中的决断,更像是一种决裂。

    只听桐木姥一声惨叫,叫声中还有挣扎的撕拉声,犹如一声裂帛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