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七章 格物致知理暗通-《鹧鸪饮琼录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叶成林也是过来人,一听就知道张丹枫的是正理,一个孩子时候是需要母亲的抚育,是需要事无巨细,心呵护的,可是长大了,他会有一种扩张的欲望,要去外面闯荡和探索,假如不曾满足这份欲望,那么他就可能永远是孩子。

    一个孩子,就算坐到了皇位上,眼界和格局也制约着他的发展,他还能有多大的成就。

    于承珠却如醍醐灌顶,暗道:“师父这是在对我的吗?”

    不错,她有心留下吕择和潘芳,当他们是自己的孩,可是如果她来养育的话,岂不是一番慈母心,免不了照顾周全,仔细入微,而这样一来,是不是对他们今后的发展有帮助呢?

    于承珠不禁思考起来,如果是吕择和潘芳留在她身边,她肯定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地长大,然后娶妻生子,接着安稳度日。

    那么再然后呢?年复一年,岁复一岁,年年月月花相似,岁岁年年催人老。

    于承珠不禁背上冷汗涔涔,不错这就是她的设想,岁月静好,了无尘埃,只是这样一来,岂不是自出生以来,就被拘定了吗?什么都是按本宣科,什么都是命定聊,那么还有多少乐趣呢?这样的人生适合人吗?

    她对吕择和潘芳的溺爱,所设计的人生,不就跟成化帝与万贵妃一样吗?也许还不如人家呢。

    更有甚者,如果不是张丹枫这么来点醒她,她还是云里雾里,睡里梦里,还会不知不觉,浑然噩然地沿着迷迷蒙蒙,若隐若现的内心蓝图去规划,去安排。

    这难道就是命运?

    命阅确是不可,无法捉摸的。

    可是性格又是命运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这种朦朦胧胧,似真还幻的梦想去行走,还搞不清颠倒梦想的话,这不就是被命运拘着了吗?

    假如真的哪里不顺利了,哪里不对劲了,的确不会怪自己的,要怨的只会是命运。

    这不就是怨尤人吗?

    可有所增益吗?有的只是替罪羔羊而已,根本连真相都不曾触摸到,这样的人生难道就是对的吗?

    于承珠不禁摇了摇头,她还是很用力地摇头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