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3章 惠州游﹙一﹚-《大宋文妃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看着大青菜在春光里已经抽出无数条花枝,繁星似的金花缀满枝头,文妃赞叹道:“这些蔬菜真有意思,什么季节都能献出独特的美。”

    “是呀。”朝云道。

    “朝云姐姐,扣肉中的梅菜,是否是这种青菜呀?”

    “是,巴蜀人管它叫‘青菜’,难道是因为它状如梅花么?”文妃不解。

    “是吗,好奇怪,您的家乡称之为青菜,惠州百姓呼之为梅菜,实在相差得判若云泥,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呢,只是,它们如论生活在西部,还是南方,皆能长得蓬勃欢欣,何等可贵。”

    “此言甚是,这种蔬菜真可爱,无论人们呼之为什么,皆不能影响它们生长的好心情,愿长多大,就长多大。”

    朝云差点忘了文妃的问题,缓声道:“形状与梅花相差甚远,也许是它与猪肉蒸在一起,相得益彰,会发出像梅花一样扑鼻的香气吧。”朝云想了好久才说,差点语塞。

    户外栽有慈竹、桑树榆树。文妃想︰莫道桑榆晚,为霞尚满天。原来在此乐观向上的诗歌中,竟含着几丝酸楚,只有我文妃,才不会让酸楚占满我的心。你看,榆树在春夏秋,皆能将细碎的绿叶缀满枝头,浓密得差点拦截住阳光。除了柏树,它算得上第二种枝叶茂密的大树了,冬日褪去浓妆,积蓄力量,以待来年绽放新的枝叶,至于桑树,更美了,每片叶子迸射的光芒,比年轻的额头还要亮还要美,以碧亮的叶片滋养憨憨的蚕儿,以紫红的果实滋养人们的身体。既然美到了极致,在深冬寒风的飘零下,枯萎又如何?每一片冬桑叶,皆是含笑飞到地上的吧。

    侍妃们去惠州城里安歇了一晚。

    第二日,苏轼带领他们游了玉塔。

    苏轼说:“这玉塔,是湖上最古建筑物。始建于唐中宗年间,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,我称之为大圣塔。据传唐代龙朔年间,西域名僧僧伽大师来中国,后在长安圆寂,唐中宗为他在泗洲建塔。于是,各地仿效泗洲建僧伽塔,故称为泗洲塔。写有一更山吐月,玉塔卧微澜的诗句。明月东升,晚烟薄窄,微风舒波,塔影卧其间,曰‘玉塔微澜’。每当夕阳西下,‘倒影入湖塔影长,湖光袅袅动斜阳,不知自起浮图日,几度金乌下复翔’,名曰‘雁塔斜晖’

    继而问道:“娘娘们,这塔外为7层,内13层,要登上去么?”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