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追加三百台的订单? 厂长乐得合不拢嘴,产品散播出去,剩下的就是口口相传了,如果质量好。大家当然会有回头客了。毕竟这是他们引进的技术,虽然在国外不算是什么先进技术,但是在国内,这可是少有的。 一般缝纫机是没有机箱的,机械传动结构也没有这个复杂先进,最直观的就是这种缝纫机的力道大,布厚一些也没有问题。你所需要的踩踏踏板的力度也不用那么大。另外就是机身小了,占用空间小。 这个缝纫机除了是个杂牌子之外,其他都还不错。 这几天的功夫,缝纫机厂,销售科的鞠一发心里面是乐开了锅。 鞠一发是丁军的朋友想,原来都是插队知青,不过比丁军大,一直都是丁军的“老大哥”。 丁军喜欢做生意,也有他很大的影响,他在回了城之后,安排缝纫机厂工作,因为能说会道,所以安排在了销售科当销售员。 他上这里工作也是立了军令状的,要推销出去五百台缝纫机,这个成绩是相当大的。 至少对于厂子来说,这个阶段能卖出五百台,厂长说过,让他销售科科长。 现在李默就已经完成了他的业务,服装厂卖了二十台,李默自己就订走了四百八十八台缝纫机。现在订单可能还要追加,因为综合商店还打算要二十台存货。 这样的话,李默就成了他们厂子的大客户,而且李默销售能力实在是太厉害了。 只不过李默这一波虽然赚的盆满钵满,可是接下来的事情,苏雅诺都开始担心了,这一波销售之后,李默还是没有什么供货,只有各种本和缝纫机明显是不行的,可是李默现在哪儿有那么多的产品呢? 接下来又要怎么做? 熊江很得意地在看李默接下来的步骤,而李默却在这个关头又接到了电话。 “喂,你好,是起兴综合商店的李默同志么?” “是啊,你有啥事儿?” “我是长丰乡的副食品厂的销售科科长,我叫李恩义,鞠一发的好朋友,他给我介绍了你的事迹,我们是白玉县的,这边有个青年农场,不知道你知道么?” “哦!听说过。” “对,我们就是青年农场的副食品加工厂,现在是这么个情况,我们的副食品厂被好几家其他的厂子替代了,现在要求我们限产,但是如果限产的话,我们的负担就太大了。可县里面也没有那么大的需求,我们听说您那边销售非常厉害,您看能不能合作一下,咱们建立合作,价格问题,可以面谈。” 李默想了想,在脑海里浮现出这个地方的大概位置。 “白玉县?有几百公里吧?” 对方也还知道自己的劣势,他低声说道:“三百多公里吧!不方便么?” “运输的话,我们要考虑成本的,不过,要是价钱合适的话……倒是可以考虑。” 李默这么一提,对方立即笑道:“好,那我们面谈!” 第(3/3)页